【人物名片】鄒建利,筆名天健,書法教授,中國書協會員、浙江省書協主席團委員、省書協行書委員會副主任,麗水市書協主席、市高級人才聯合會書法專家組組長、市政協書畫院院長、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中國傳媒大學胡抗美書法博士班學員,入選浙江省書壇精英40家。
曾獲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優秀農村工作指導員”榮譽稱號,麗水市“甌江文化獎”突出成就提名獎、市高級人才聯合會優秀專家等榮譽;學術論文發表于《高等教育研究》《中國書法》《浙江社會科學》《美術與設計》《甘肅社會科學》《美術大觀》等核心刊物,獲教育部高校藝術教育科研論文一等獎1篇;書法作品入展全國第七屆、八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首屆草書展、首屆中國敦煌國際書法作品展、全國書畫小品展、中國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全國扇面書法邀請展、第二屆中國代表書家作品展(中日聯展)、全國百人書法家作品邀請展、華東地區青年書法聯展、江浙滬三省市書法篆刻作品展、浙江·江蘇書法名家邀請展、浙江·四川名家書法邀請展,浙江書法精英展等大型書展,2017年在中國國家畫院(國展中心)舉辦個人書展。
一身沉香,一手墨色,一雙明眸閃著光,看上去總是神采奕奕的樣子……他,就是麗水市書法家協會主席鄒建利教授,一個與筆墨攜手一生的書家,以教書育人為使命的教師。
眼中無書法,心中有書香。與鄒老師交談,看鄒老師書寫,深覺字如其人。他擅長行草,書寫時筆觸輕靈、富有節奏;他的作品筆意韻致醇厚、勁健灑脫,有一種清剛飄逸之氣。
鄒老師坦言,自己從小就有活潑好動且頑皮淘氣的性子,然而在開始接觸書法后,卻常常拿起筆就放不下,沉浸在筆墨與紙張的交融中,不知不覺中熱愛上了這門靜心的藝術,練習書法成為一種享受。四十年過去,仍沉醉其中,絲毫不覺疲憊。即使已過了天命之年,依然堅持日課,力求在每一個筆畫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不斷提升書法造詣。他把精益求精作為畢生的追求,常常給自己“清零”,從基礎練起,以期更上一層樓。
他認為,當代書法創新必須植根傳統、借古開今,才能有所作為。傳統功夫膚淺、文化修養淺薄、現代意識貧弱、時代精神殘缺,最終逃不脫被淘汰的命運?!扮姡?/span>鐘繇)、張(張旭)、‘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之所以成為百世楷模,其意義不僅僅在于他們的作品‘精妙絕倫、會美俱深’,更在于他們能變古出新,獨具個性。書法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鄒老師用堅定的語氣告訴我們。
鄒老師說,成為老師,既是命運所定,又是自身所喜。他將永遠懷揣著一顆赤誠的心,用心育學子,盡心教書法。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向學校申請了一間專業書法教室,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體驗。當學生在練習書法時遇到困難,他總會親身示范、細心指導,讓學生們觀察體悟、掌握技能。對于手法略顯笨拙的初學者,他會給予暖心鼓勵;而面對懶惰散漫的學生,他則會嚴厲批評。“半畝方塘長流水,嘔心瀝血育新苗”,他將自己畢生所學教授給學生,期望學生能夠不負韶華,不負自我。你看,教室外走廊上掛著的學生作品,已經頗見風骨功力。
身為世范,為人師表。鄒老師反復強調:“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出一批好學生。”他先后在松陽師范學校、麗水工業學校、麗水職業技術學院、麗水學院從事書法教學,曾被評為全國中師優秀書法教師。從教37年,桃李遍天下,他的學生中有中國書協會員、省書協會員以及一大批中小學優秀書法教師和書法人才,還有學生的子女也在他的指導下走上了書法專業道路,他們已成為當地書法領域的中堅力量。
古人云:“天地之功不可倉卒,艱難之業當累日月?!背晒牟皇且徊降翘?,鄒老師經歷很多困難才獲得如今的成就,正如他自己的筆名“天健”,不僅有“天天健康”的意思,更有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堅毅精神,因此,他自己就是鼓勵學生不畏艱難的最好榜樣。
采訪接近尾聲,鄒老師為麗院學子送上殷殷寄語:“現在的苦不是苦,唯苦過方知甜。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應奮斗!”
記者手札:揮毫一筆,頃刻入木三分,教書育人,桃李遍布天下。墨是他的心,筆是他的魂,在筆墨世界中,他將行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