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衛哲,教授,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神經生物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中國針灸學會睡眠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省康復醫學會理事;麗水市138人才、市康復醫學會理事、市科技專家。指導學生團隊獲國家大學生實踐優秀團隊、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浙江省新苗人才科研計劃項目10項,指導學生發表論文5篇,校優秀班主任、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
醫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師者,百年樹人,桃李天下。醫生和教師雖屬不同職業,但這兩者卻有著相似的人文主義的“精、氣、神”,一個是救治人類身體的醫者,一個是引領人類靈魂的師者。衛哲老師就在從醫生向教師職業轉變的路上做到了懷著一顆醫者師心,堅定不移地走自己選擇的理想之路。
嚴于律己,抱瑜握瑾
衛老師曾經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疫情防控之下,她對學校采取隔離管控的方法表示贊同,她希望同學們在面對新冠病毒入侵的同時也能做到嚴以律己。
“大家可以在校園里多活動活動,每天還是要規律作息,網課相對來說要看自律性,按時上課,認真學習。天氣好也可以去操場跑跑步、打打球,這些都是調節心情的好辦法?!本W絡授課期間,衛老師認為,線上課程也要和線下保持一致,甚至更應注重互動性,努力調動學生聽課主動性,并且她相信麗院的學生們都有著自我約束性,都能按時聽講,規律作息。
不管是醫者抑或是師者,都應具備良好的人文主義精神與職業道德,都要學會換位思考,心存善念。躬逢盛世不負盛世,生逢其時奮斗其時,在疫情的影響下,無論身處何處,都要懷揣“精、氣、神”,把小我融入大我,把自己的前途與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
砥志研思,成績斐然
衛老師之所以選擇成為教師,是因為在教師職業生涯中能有更多的時間沉淀自己,思考今后的方向,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
從讀博期間開始,她就明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神經損傷與神經修復的機制”,并一直潛心鉆研,練就了自身過硬的專業科研能力和知識素養。她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醫藥衛生項目、省教育廳及市科技局重點項目等,且成績顯著。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了國家級核心期刊論文30余篇,SCI收錄7篇,國際會議論文3篇,先后獲得省部級、市廳級科研獎勵6項,衛老師是當之無愧的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就應該永葆對生命的熱愛,有理想,有擔當,有夢想并能一生為之而奮斗,更要腳踏實地,求真務實,打好堅實的基礎,堅定自己的信念?!毙l哲老師勉勵麗院學子要抱定“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信念,在新時代中,做清醒獨立的思考者,扛起時代和社會的重任。
傳道授業,亦師亦友
師者的“精、氣、神”在她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衛老師也一直致力于將這種“精、氣、神”傳遞給麗院的學子們。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她發現學子們對科研的熱情很高,她就建議大家多學習、多接觸、多動手,為以后從事更深入的科研打下堅實的基礎。
“衛老師是一名盡善盡美、善于傾聽且溫柔美麗的好老師。就學習而言,是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就生活而言,是知心的好朋友。”康復16的班長傅青雯同學在談及對衛老師的崇拜之情時表示,“臨考前,為緩解我們的緊張情緒,衛老師會帶著零食去宿舍看望大家;班級活動時,她又會像朋友般融入我們班集體?!辈粌H如此,在康復技能競賽時,即使是個人身體不舒服,衛老師依舊會心系學生,堅持去看望、鼓勵學子們。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她與學生間的師生情就這樣在細水長流的陪伴中愈來愈深。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衛姐”,即使是學生畢業之后,她們仍保持聯絡。“在人生道路上,不管是失敗或是成功、痛苦亦或歡樂,都是寶貴的人生財富。”衛老師表示。
記者手札:“厚德博學,篤行濟世”,衛哲老師始終懷著這樣的信念教育學生,這不僅是一位醫務工作者“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的偉大理想,更是一位人民教師的教學信念。